朝天門(chao tian men),位于重慶市渝中區(qū)渝中半島的嘉陵江與長江交匯處,是重慶“九開八閉”十七座古城門之一,也是其中規(guī)模最大的一所古城門,為古代重慶交通樞紐和重要埠口。
相傳朝天門始建于公元前314年,是秦將張儀滅巴后修筑巴郡城池時所建。 明初,指揮使戴鼎在大夏國舊城基礎上筑石城,并設立十七座城門; 至明末,朝天門已設立水馬驛,清代又新設朝天門陸驛,航運開始發(fā)展。1891年,重慶辟為商埠,朝天門被設立為海關;1927年,為擴大城市規(guī)模,朝天門被拆除;1949年,發(fā)生“九?二”火災,朝天門僅余城基墻垣;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朝天門恢復,卻只是一個地名,不見地標建筑。 1998年,朝天門片區(qū)改造提上日程,建成了一個平壩廣場。2005年9月,朝天門廣場成為重慶市“零公里”標志點、重慶市中心點象征。 2012年8月,朝天門片區(qū)綜合改造項目正式啟動。2019年9月,朝天門來福士廣場落成,成為重慶文化地標和景觀勝地,重要景點有朝天門碼頭、朝天門廣場、朝天門大橋等。
朝天門自古就是重慶的重要交通節(jié)點,為重慶最大的水運碼頭,由于天然的水陸交通便利條件,興起了重慶最早的市場經(jīng)濟,并催生了重慶火鍋美食文化與逛街游玩的商業(yè)文化。歷史上,朝天門附近人類活動頻繁,曾出土過自東周至民國九期的文物遺存。2013年12月,“朝天門”當選“重慶十大文化符號”之一。2020年,“來福士”被選為“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標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