芳心苦/踏莎行
宋代 - 賀鑄
楊柳回塘,鴛鴦別浦。綠萍漲斷蓮舟路。斷無蜂蝶慕幽香,紅衣脫盡芳心苦。 返照迎潮,行云帶雨。依依似與騷人語。當年不肯嫁春風,無端卻被秋風誤。
芳心苦/踏莎行詩詞賞析
【注釋】
①回塘:環(huán)曲的水塘。
②別浦:水流的叉口。
③紅衣:此指紅荷花瓣。
④芳心:蓮心。
⑤返照:夕陽的回光。
⑥騷人:詩人。
⑦“當年”句:韓偓《寄恨》詩云:“蓮花不肯嫁春風?!?/p>
【評解】
此詞詠秋荷,于紅衣脫盡,芳心含苦時,迎潮帶雨,依依人語,自有一種幽情盤結(jié)其間,令人魂斷。前人謂賀鑄“戲為長短句,皆雍容妙麗,極幽閑思怨之情”。以此詞觀之,可謂知言。
【集評】
陳廷焯《白雨齋詞話》:騷情雅意,哀怨無端。
沈祖棻《宋詞賞析》:這首詞是詠荷花的,暗中以荷花自比。詩人詠物很少止于描寫物態(tài),多半有所寄托。因為在生活中,有許多事物可以類比,情感可以相通,人們可以利用聯(lián)想,由此及彼,發(fā)抒文外之意。
《宋史·文苑傳》載賀鑄“喜談當世事,可否不少假借。雖貴要權(quán)傾一時,少不中意,極口詆之無遺辭。人以為近俠?!挂陨袣馐咕疲坏妹拦?,悒悒不得志”。
--引自惠淇源《婉約詞》
此詞全篇詠寫荷花,借物言情。詞中以荷花自況,以荷花的清亮絕俗不免凋零清苦,寄托個人身世的感喟,抒寫懷才不遇的苦悶。
上片起首兩句兩句互文同指,先畫出一個綠柳環(huán)繞、鴛鴦游憩的池塘,見荷花所處環(huán)境的優(yōu)美。水上鴛鴦,雙棲雙宿,常作為男女愛情的象征,則又與水中荷花的幽獨適成對照,對于表現(xiàn)它的命運是一種反襯?;靥粒饧辞刍丨h(huán)的池塘;別浦,即江河支流的水口。
第三句“綠萍漲斷蓮舟路”意謂因水面不甚寬廣,池塘中很容易長滿綠色的浮萍,連采蓮小舟來往的路也被遮斷了。蓮舟路斷,則荷花只能在回塘中自開自落,無人欣賞與采摘。句中“漲”定“斷”字,都用得真切形象,顯現(xiàn)出池塘中綠萍四合、不見水面的情景。
四五兩句寫荷花寂寞地開落 、無人欣賞。斷無,即絕無。不但蓮舟路斷,無人采摘,甚至連蜂蝶也不接近 ,“無蜂蝶”也包含了并無過往游人,荷花只能在寂寞中逐漸褪盡紅色的花瓣,最后剩下蓮子中心的苦味。這里儼然將荷花比作亭亭玉立的美人,“紅衣”、“芳心”,都明顯帶有擬人化的性質(zhì)?!坝南恪毙稳菟母邼?,而“紅衣脫盡芳心苦”則顯示了她的寂寞處境和芳華零落的悲苦心情。這兩句是全詞的著力之筆,也是將詠物、擬人、托寓結(jié)合得天衣無縫的化工之筆。既切合荷花的形態(tài)和開花結(jié)實過程,又非常自然地綰合了人的處境命運。此二句形神兼?zhèn)?,虛實結(jié)合,將詞人內(nèi)心的情感表達得極為動人。
過片兩句,描繪夏秋之際傍晚雨后初睛的荷塘景色,形象地烘托了“紅衣脫盡”的荷花黯淡苦悶的心境。夕陽的余輝,照映在浦口的水波上,閃耀著粼粼波光,像是在迎接晚潮;流動的云彩,似乎還帶著雨意,偶而有幾滴濺落在荷塘上。
接下來一句,寫荷花在晚風中輕輕搖曳,看上去似乎在滿懷感情地向騷人雅士訴說自己的遭遇與心境。這仍然是將荷花暗比作美人。著一“似”字,不但說明這是詞人的主觀感覺 ,且將詠物與擬人打成一片,顯得非常自然 。這一句是從屈原《離騷》“制芰荷以為衣兮 ,集芙蓉以為裳”引伸、生發(fā)而成,“騷人”指屈原 ,推而廣之,可指一切憐愛荷花的詩人墨客。
說荷花“ 似與騷人語”,曲盡它的情態(tài)風神,顯示了它的幽潔高雅。蜂蝶雖不慕其幽香,騷人卻可聽它訴說情懷,可見它畢竟還是不乏知音。
結(jié)尾兩句,巧妙地將荷花開放與凋謝的時節(jié)與它的生性品質(zhì)、命運遭際聯(lián)系在一起,一方面表現(xiàn)出美人、君子不愿趨時媚俗的品質(zhì)和嚴肅不茍的態(tài)度,另一方面又顯示出他們年華虛度,懷才不遇的悲哀。嫁春風 ,語本李賀《南園》:“嫁與東風不用媒。”而韓偓《寄恨》“蓮花不肯嫁春風”句則為賀詞直接所本。桃杏一類的花,競相在春天開放,而荷花卻獨在夏日盛開,“不肯嫁春風”,正顯示出它那不愿趨時附俗的幽潔貞靜個性 。然而秋風一起 ,紅衣落盡,芳華消逝 ,故說“被秋風誤”。“無端”與“卻”,含有始料所未及的意蘊。這里,有對“秋風”的埋怨,也有自怨自憐的感情 ,而言外又隱含為命運所播弄的嗟嘆,可謂恨、悔、怨、嗟,一時交并,感情內(nèi)涵非常豐富。
這兩句同樣是荷花 、美人與詞人三位而一體,詠物、擬人與自寓的完美結(jié)合。
作者在詞中隱然將荷花比作一位幽潔貞靜、身世飄零的女子 ,借以抒發(fā)才士淪落不遇的感慨。《宋史·文苑傳 》載賀氏“喜談當世事,可否不少假借?!?/p>
雖要權(quán)傾一時,少不中意,極口詆之無遺辭。人以為近俠。⋯⋯竟以尚氣使酒,不得美官,悒悒不得志”,這些記載,對于理解此詞的深意頗有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