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農(nóng)業(yè)路,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,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,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。
2、河南博物院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,在馮玉祥主導下,始建于民國十六年(1927年),舊址位于開封市龍亭區(qū)三勝街31號。館址幾經(jīng)變更,1961年遷至鄭州,新館于1998年5月1日落成開放,并更名為河南博物院。
3、展館建筑面積5.5萬余平方米,館藏文物17萬余件(套)。館藏文物多來自于二十世紀初商丘、洛陽、安陽、開封、淅川、三門峽、輝縣、新鄭等地的考古發(fā)掘,史前文物、商周青銅器、歷代陶瓷器、玉器最具特色。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與國家二級文物5000余件,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,一部分藏品被譽為國之重器??谷諔?zhàn)爭期間,河南博物院的部分珍貴文物幾經(jīng)輾轉(zhuǎn)最終被珍藏在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。
4、2015年7月14日起河南博物院將閉館,對主展館實施維修,預計工期18個月。2018年10月11日,入選“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”名單。 2020年9月24日起,河南博物院主展館重新對外試開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