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園林與中國園林的區(qū)別從天人關系來看

   2019-08-07 鯨魚網0
日本園林與中國園林的區(qū)別從天人關系來看:1、中日兩國園林按類型所屬2、從布局形式看3、從天人關系來看4、從園林意境看5、從游覽方式看

1、中日兩國園林按類型所屬

2、從布局形式看

3、從天人關系來看

4、從園林意境看

5、從游覽方式看

1

首先,中日兩國園林按類型所屬,都可分為皇家園林、私家園林和宗教園林。中國偏重于皇家和私家園林,宗教園林最弱;而日本偏重于寺院和私家園林。中國皇家園林,如現(xiàn)存的西苑、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,一般地處中原或北方,位高權重,顯得莊重典雅、華貴大方。面積規(guī)模大,山體高聳,水面開闊,軸線明顯,建筑呈現(xiàn)北方風格,屋角起翹小,屋面琉璃瓦多,木構彩畫多。私家園林的特點是面積小,文人意味濃厚,山體矮小,水面狹窄,建筑體量小,屋角起翹大。中國的宗教園林個性最不明顯,多為佛家的寺院園林和道家的道觀園林。在表達上,較少體現(xiàn)宗教意義,更多地與儒家結合,形成以儒、道、佛結合的特征。江南的寺觀園林更多地表現(xiàn)文人的詩情畫意,只是通過宗教建筑、香火、香客以及宗教活動來突出其宗教性質。而日本的宗教園林獨立于皇家和私家園林,風格明顯,講究禪思枯意,佛意濃厚??繄@林本身塑造宗教園林的形象和氣氛,不同于中國的宗教園林

2

第二,從布局形式看,中日兩國園林都是自然山水園。但中國園林偏重山性,而日本園林偏向水性。中國園必有山,園可無島,而日本園必有島。從園林的構圖看,中日園林皆以向心式構圖與西方園林規(guī)則式形成對比。但二者之間也存在差別:中國園林軸線明顯,視覺中心較強,而日本園林的軸線較弱,平面中心意識較強。

3

第三,從天人關系來看,中日園林共同定位于山水園,但兩者存在著差別,中國的山水園偏向“人型”,而日本園林偏向“天型”。所謂人型山水園,是指山水園的構成要素中,在天人關系上偏重于人力和人文兩種人的因素。日本古典園林,以山水為骨干的池泉園林一直貫穿于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之中,表現(xiàn)天地成分的山、水、林、石一直是園林的重點。樹木的用量遠遠超過中國園林,使得日本園林顯出天然野趣。在置石上,多用伏石,表明臣服于天的思想。建筑多用草頂原木,不加雕飾,極盡自然之能事。從園林的構成要素和布局特點來看,中國園林的園林建筑較多密度較大,體量較大,裝飾多而華麗,表明人力的偉大;日本園林的園林建筑較少,密度較低,表明人力的弱小。在山水方面,中國園林人工假山高大,人工湖寬闊,人工味濃厚;日本園林假山低矮,人工水面小,人工味淡,自然味濃。正如園林界大師陳從周先生所說:“中國園林是人工之中見自然,日本園林是自然之中見人工?!?/p>

4

第四,從園林意境看,中國園林“崇文”,而日本園林“尚武”。中國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,文人便參與造園。到了隋唐宋,文人進一步在園林中施展才華,在園林鐫刻文人烙印的程度不斷加深,文人的寫意山水園在這一時代成為了主流。文人直接參與園林創(chuàng)作成為普遍的現(xiàn)象,文人的山水畫、山水詩文、山水園林三門藝術達到了一體化的境界。到了元、明、清,園林往文人化的方向發(fā)展得更進一步。這一時期的江南文人輩出,加上得天獨厚的水利氣候條件,為其園林成就奠定了堅定的物質基礎。而日本園林卻充滿著武力和殺氣。自鐮倉幕府之后,日本進入了近千年的武士統(tǒng)治。這一時期誕生的石庭面積狹窄,常常是滿庭白砂,一無生物,令置身其中的人始終繃緊神經,如身臨戰(zhàn)場一般。而大名園林更是讓人感受到日本園林尚武的氣氛。最突出表現(xiàn)就是大名園林中普遍建筑有馬場和射箭場,成為訓練武術、展示武功的場所。

5

最后,從游覽方式看,中日兩國園林都有動觀和靜觀。中國園林以動觀為主,靜觀為輔。日本真山水園以動觀為主,枯山水園林和茶庭則以靜觀為主,三者結合的園林則動靜結合。

日本園林與中國園林的區(qū)別從天人關系來看

 
反對 0收藏 0打賞 0評論 0
 
更多>猜您喜歡
網站主頁  |  旅游景點  |  旅游攻略  |  跟團旅游  |  酒店預定  |  機票預定  |  衛(wèi)星地圖  |  網站地圖  |  網站留言  |  違規(guī)舉報
m.saninova.com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