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龍點睛
成語名字:畫龍點睛
成語發(fā)音:huà lóng diǎn jīng
成語解釋:畫龍之后再點上眼睛。比喻在關(guān)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;使內(nèi)容生動傳神。也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。
成語出處:唐 張彥遠(yuǎn)《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》:“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,每云:‘點睛即飛去?!艘詾橥Q,固請點之。須臾,雷電破壁,兩龍乘云騰去上天,二龍未點眼者見在?!?/p>
成語繁體:畫龍點睛
常用程度: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:褒義成語
成語用法:連動式;作主語、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褒義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:連動式成語
產(chǎn)生年代:古代成語
成語正音:睛,不能讀作“qínɡ”。
近義詞: 錦上添花、 點石成金
反義詞: 弄巧成拙、 畫蛇添足
成語例句:這然而一個好題目,卻常常對作品有畫龍點睛之妙,激發(fā)人們閱讀的興趣。(秦牧《車窗文學(xué)欣賞》)
畫龍點睛的成語接龍
江山如畫 -> 畫龍點睛
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
南朝梁代著名書畫家張僧繇特別擅長畫龍,梁武帝在金陵建安樂寺,讓張僧繇在墻上畫龍,他畫了四條龍栩栩如生,但都沒有點眼睛。眾人不解,慫恿他點上龍眼,他剛剛點了兩條龍的眼睛,頓時閃電四起,兩條龍騰空而去。
畫龍點睛的相關(guān)成語
龍戰(zhàn)玄黃、江郎才盡、鳳子龍孫、指鹿為馬、魚龍混雜、打鳳撈龍、大水沖了龍王廟、龍門點額、一龍一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