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求甚解的成語故事
東晉時期文學家陶淵明,因不滿當時吏治的腐敗就辭官歸隱山林,過著自食其力的隱居生活,他熱衷于讀書,寫了一篇《五柳先生傳》,其中這樣寫道:“好讀書,不求甚解,每有會意,便欣然忘食。”
成語不求甚解
成語名字:不求甚解
成語發(fā)音:bù qiú shèn jiě
成語解釋:甚:很;解:了解;理解。原指讀書時不求深入;只求了解一個大概。現(xiàn)多指學習、辦事等不認真;不求深入了解。
成語出處:晉 陶潛《五柳先生傳》:“不慕利,好讀書,不求甚解,每有會意,便欣然忘食?!?/p>
成語繁體:不裘甚解
常用程度: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:貶義成語
成語用法:動賓式;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含貶義,指人學習不深入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:動賓式成語
產(chǎn)生年代:古代成語
成語正音:解,不能讀作“xiè”。
近義詞: 囫圇吞棗、 淺嘗輒止
反義詞: 窮原竟委、 咬文嚼字
成語例句: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要刻苦鉆研,深入領(lǐng)會,不能粗枝大葉,不求甚解。
不求甚解的成語接龍
進可替不 -> 不求甚解 -> 解人難得
不求甚解的相關(guān)成語
上梁不正下梁歪、含章挺生、枕典席文、漏脯充饑、沿波討源、急如星火、灑掃應(yīng)對、幕天席地、目不識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