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的成語故事
戰(zhàn)國時期趙國準備攻打燕國,燕王派蘇代去趙國游說趙王不要戰(zhàn)爭,講述一只河蚌在岸上夾住一只鷸鳥的長嘴,雙方爭執(zhí)不讓,最后被一個漁翁輕易擒住。如果燕趙發(fā)生戰(zhàn)爭,秦國就像漁翁那樣輕易吞并燕趙。趙王只好放棄戰(zhàn)爭的打算。
成語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
成語名字: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
成語發(fā)音:yù bàng xiāng zhēng,yú wēng dé lì
成語解釋:鷸:長嘴水鳥;蚌:有貝殼的軟體動物。比喻雙方爭執(zhí)不下,兩敗俱傷,讓第三者占了便宜。
成語出處: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燕策二》:“蚌方出曝,而鷸啄其肉,蚌合而鉗其喙。鷸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。’蚌亦曰:‘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鷸?!瘍烧卟豢舷嗌?,漁者得而并禽之
成語繁體:鷸蜯相爭,漁翁得利
常用程度:常用成語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復句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貶義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:復句式成語
產(chǎn)生年代:古代成語
成語正音:鷸,不能讀作“jú”;相,不能讀作“xiànɡ”。
近義詞: 漁人得利、 兩敗俱傷
反義詞: 相輔相成、 相得益彰
成語例句:在資本主義社會里,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的事情是時有發(fā)生的。
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的成語接龍
刺虎持鷸 -> 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 -> 利不虧義
鷸蚌相爭,漁翁得利的相關成語
水火相濟,鹽梅相成、沅茞澧蘭、模山范水、盈科后進、水米無干、一壺千金、轉(zhuǎn)禍為福、流金鑠石、不服水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