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
成語名字: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
成語發(fā)音:qián bù jiàn gǔ rén,hòu bù jiàn lái zhě
成語解釋:指空前絕后。亦用作諷刺。
成語出處:唐 陳子昂《登幽州臺歌》:“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?!?/p>
成語繁體: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
常用程度:一般成語
感情色彩:中性成語
成語用法: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:復(fù)句式成語
產(chǎn)生年代:古代成語
近義詞: 前無古人、 空前絕后
成語例句:朱自清《論青年》:“只模糊的看到面前一段兒路,真是‘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’?!?/p>
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的成語接龍
大敵當(dāng)前 -> 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 -> 者也之乎
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的成語故事
唐朝著名的文學(xué)家陳子昂很有才學(xué),受到武則天的賞識,被任命為隨軍參謀,遭到將軍武攸宜的排斥,在燕地他登上古老的幽州臺,想起古代燕昭王重用大將樂毅的故事,就寫詩:“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獨悵然而涕下。